(八打灵再也29日讯)国内物价上涨,人民生活成本加重,政府以津贴和设置顶价的方式减轻人民的负担,如白米、食油、白糖、汽油和水电费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供应。
然而,长期的津贴并非良策,干预市场价格只会打击市场竞争力,长期下来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,而政府所承担的津贴成本最终还是源自于纳税人。
ADVERTISEMENT
本报访问了3位经济专家,他们皆认为津贴措施仅限于短期,否则将带来诸如降低竞争力、走私和黑市活动泛滥等影响;至于长期来看,政府可落实针对性津贴和渐进式薪金制度,合理化津贴的同时还能提高人民收入,减少通胀的影响。
李兴裕:会形成习惯
依赖津贴 影响经济
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(SERC)执行董事李兴裕形容,持续的津贴会养成浪费性消费习惯,以及对政府津贴产生依赖。
“持续的津贴会形成一种习惯,认为东西都很便宜,可以浪费。而对政府来说,如果财政持续赤字,政府就要去借钱,但借钱的话债务会提高,然后影响我国的评级,进而影响企业的借贷利率。”
他以汽油为例,或许有人会觉得打油便宜,而选择买车而不是乘坐公共交通,然而这又抵触了政府想要在2050年达到零净碳排放的目标,一边发展公交建设却又给予汽油津贴,如同鼓励人们驾驶。
“当有一天政府取消津贴时,企业也难有竞争力,因为之前的成本计算都是根据津贴价格。人们也会产生依赖,认为反正有缴税,政府就应该津贴人民。”
姚金龙:管制价格加剧供需失衡
双威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姚金龙形容,虽然津贴有助于保持价格稳定,尤其是对那些受通胀上升影响最严重的低收入群体,但津贴应该是及时、临时和针对性的。
他说,将选定的商品价格控制在低于市场价格会导致供应不足的发生,因为当利润受到压制,或生产商、批发商和零售商面对损失时,产量和进口就会减少。
“如果价格管制持续的时间太长,受影响的企业将不会扩大投资或提升能力,而投资与供应不足将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,造成更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以及走私和黑市活动等负面后果。
“长期后果包括经济放缓、参与者减少导致行业集中、行业缺乏竞争、效率低和脆弱的分配系统容易导致出现囤积和谋取暴利的情况,最终导致人们失去工作,行业参与者和雇员的收入与工资下降。”
增生产率 调高薪资
财案应推技能培训等
既然津贴无法纾民困更无法长期落实,因此调高人民的收入是对抗通胀的有效措施。经济专家认为,政府将在10月13日提呈的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推出合理化津贴、渐进式薪金制和加大推广技能和技术培训,提升员工的技术能增加生产率的同时还能调高薪资。
姚金龙表示,虽然补贴对于保护弱势群体免受价格冲击是有必要的,但政府也应该采取提高供应和生产能力,更重要的是提高受影响行业的供应链、效率和生产力。
他说,同样重要的措施是确保市场结构具竞争力,有足够数量的行业参与者加入到公平竞争和市场实践,同时也要受到竞争委员会的强力监督,遏制市场力量的滥用。
他认为,政府应该在市场力量发挥作用,津贴只是暂时性的干预措施,帮助受影响的家庭和企业应对供应冲击,这对培育由高效率、竞争性市场驱动,能够适应各种冲击的充满活力和韧性的经济是至关重要的。
“如果世界物价在高位持续不下,政府和人民都将不得不接受物价上涨。只要价格上涨是渐进式的,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就应该公平分担成本负担。”
李兴裕:落实针对性津贴
李兴裕表示,预料2024年财案会有明确的方案来落实针对性津贴,因为政府无法永远将税收中的大部分资金花在津贴,国家需要资金来做其他发展。
他指出,虽然政府想要合理化津贴,但这怎么做都会在通胀和生活成本上产生问题,影响M40和B40群体,进而对如今的政权带来冲击。
“我觉得要做的话这个财案是最好时候,因为起码还有3至4年才大选,人民有时间去消化。合理化津贴的同时,可以给多点援助金来舒缓冲击,这可以从高收入群体省下的津贴作为援助金。”
“一直津贴是不可能的事情,如果只是一味地靠国油的利润来给予津贴也无法持久,除非回到根源去寻找更多永续收入。”
或许有人疑惑为何政府上台至今还未能落实针对性津贴,蔡兆源解释,这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数据库,而经济部正重组主数据库(PADU)以便有效落实针对性津贴,预料11月会开跑,并在明年初正式落实。
他解释,PADU将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,不只是人民收入,也包括居住的地方,家里成员、多少辆车、经济状况等,让政府的津贴更精准到位的给予需要的人。
他说,政府在继续津贴的过程中,可以从广泛式的津贴变成针对性津贴,减少国家负担,长期做法是增加人民收入,让必需品和汽油等价格回到市场价格。
他说,首相预料会在财案中提出的渐进式薪金制,在让人民生产率提高同时收入也有所提高,以便在每一次生活费的上涨,他们的收入也跟着增加。
蔡兆源:前朝与BERNAS签10年约
除垄断增产才能降米价
进口白米价格上涨,本地白米供不应求,是近期人民所关注的焦点,政府也落实的各项措施让人民吃到“便宜米”,从到甘榜派米、落实白米津贴、确保商家不囤货和牟利、白米爱心促销,以及寻求合作社合作等。
对此,《亚企理财中心》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蔡兆源说,要解决白米价格问题,首先是要解除垄断,但问题是前朝政府的时代,与国家稻米公司(BERNAS)签署了延长10年合约,使得现有的政府无法解决长期以来垄断的问题。
第二则是增加稻米的产量,他说,首相已宣布拨款60亿令吉帮助吉打农民,将稻米收成从一年两季变成两年五季,此属中期解决方案。
他指出,短期情况下要确保大家都有米吃,唯一做法就是进口,而要确保所有人能负担,补贴是唯一的做法,加上人民收入没有显著增加下,短期的解决方案只有继续津贴。
ADVERTISEMENT
热门新闻
百格视频
ADVERTISEMENT